证券业协会:扩大新三板试点范围已成急迫任务
中国证券业协会副会长邓映翎日前撰文表示,当前,扩大试点范围、建设全国性统一场外市场成为资本市场的急迫任务。未来代办系统可能引入做市商制度,主办券商需对挂牌公司进行持续督导服务,帮助公司股份合理定价,实现价值发现。 邓映翎介绍,截至目前,代办系统已有挂牌公司76家,22家公司进行25次定向增资,融资总额8.68亿元。 对于新三板与创业板目标企业的区别,邓映翎指出,从企业发展阶段来看,新三板服务对象是处于成长早期的高科技企业,这些企业的特征为:一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二是知识产权已经转化为产品,实现了产业化;三是公司已经形成一定的经营模式和盈利模式;四是公司处于创业前期的快速发展阶段,迫切需要资金以扩大生产规模,也需要引入战略投资者完善公司治理。创业板市场的上市公司则基本属于成长后期的较为成熟的高科技企业。例如,从利润、股本规模上看,2010年上市的创业板公司上年度平均净利润4000多万元,发行前平均股本为7394万股;而新三板2010年挂牌的公司上年度平均净利润为411万元,平均股本为1882万股。 “推荐企业成功进入新三板并不意味着主办券商工作的终结,恰恰相反,挂牌是主办券商工作的起点。”邓映翎指出,挂牌后主办券商需要对公司进行持续督导服务,开展大量的孵化、培育工作。这主要包括:督促挂牌公司规范运作、切实履行信息披露义务,加强内部控制,完善公司治理,牢固树立保护公众投资者权益的理念;提供融资、并购方面的服务,报价系统建立了适应中小企业特点的定向增资制度,即面向特定投资者的小额快速融资制度;帮助公司股份合理定价,实现价值发现,未来代办系统可能引入做市商制度,主办券商可更直接、更有效地实现挂牌公司股份的价值发现,并提供充足的流动性。 邓映翎表示,只有主办券商切实履行好上述督导培育功能,中小企业才能借助新三板挂牌加速成长,真正插上“资本的翅膀”。主办券商也可借此回归证券中介机构的本质,做到“归位尽责”,形成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走出差异化经营的道路,改变当前主要提供通道式服务、盈利模式单一的状况。本报记者 申屠青南 |
相关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