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高新区:渴望已3年 备战新三板 苦衷各不同
编者按:由于迫切期待而心急如焚、由于观念保守而谨小慎微、由于成本高昂而顾虑重重乃至由于资金充裕而漠然视之……面对大步走来的场外交易市场扩容,本报发现各地国家级高新科技园区及其区内企业的心思五花八门。 本报记者 杨仕省 实习记者 李净谦 南京报道 过去3年来,不仅南京高新技术开发区旗下各园区的负责人每周五都要参加例会讨论部署场外交易市场工作,作为南京市代办股份转让系统扩容试点领导小组成员的南京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也一直积极组织人力、物力开拓和实施场外交易市场项目。 “‘新三板’最大的优势就是它是承载企业自主创新与市场有效对接的平台,能使科技与金融的结合相得益彰。”南京证券副总裁范慧娟这么说。 看起来南京高新区做足了功课,对“新三板”扩容试点志在必得。这与提及“新三板”,同样来自江苏省的苏州高新(600736,)区却视之漠然形成反差。有消息说,那里的企业融资需求并不强烈。 蓄势待发 “为‘新三板’,我们一直备战到现在。”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企业与市场改革处处长徐伟告诉《华夏时报》记者。他说,3年前南京就专门成立了个“‘新三板’工作小组”,而在今年4月底以前,南京高新区将完成内部稽核企业6-7家,在科学技术部考核期间完成10-12家,目前正在期待国家出台新的操作细则。 不过徐伟也坦言,尽管“新三板”能构建一个资金平台,促进南京的经济转型,将积极的技术能量释放出来,但一些具备条件的企业积极性并不那么高。 他说,过去3年来“新三板”推进较为缓慢,企业融资能力较低,一些引进合作伙伴的企业对新三板并不钟情。” “最重要的是,”他说,“目前证监会和科技部并未对扩容试点园区出台具体时间表,这让许多企业处于观望之中。” 南京新港开发区赵肖文处长说,除了医药食品、装备制造、科技服务业、现代物流业,新型显示产业也是南京今年培养的重点,例如,第一家报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的视威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就来自新港开发区。 南京高新技术开发区包括一区三园,分别为南京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南京新港开发区和南京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南京高新区蔡继泉处长说,这一区三园采取的是错位发展的方式。 江宁开发区处长张亮表示,该区已有包括南京聚星机械装备有限公司在内的5家企业完成了尽职调查,而园区特别希望电子信息、汽车制造、电力设备、智能电网、新能源等已在江宁形成产业集群的主要产业里重点培育和引进一批财务投资者,以便带动区内企业加快进入资本市场。 “在南京高新区216家企业中,类似视威电子、聚星机械这样的企业现在已蓄势待发。”南京证券投资银行部高级经理何品杰说。 企业心存悬念 但视威电子副总经理肖渭光还是为能否在“新三板”挂牌心存悬念。该公司早在2008年年底就完成了股份制改造,2009年3月又进行了“新三板”的材料申报,但因为当时试点只在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进行,不得不搁浅。 视威电子2010年在创新和研发方面的投入达到500万元。至今,它已经成功申请专利的项目有三:一体化网络智能防安监控报警方法装置、一体化360度视场全景视频监控装置、所见即所设视频安防的实现方法。 肖渭光说,技术研发是专业摄像机电池如今排名世界第三的视威电子的一大亮点。“例如,在视威电子研发物联网的时候,物联网热潮还没兴起。”他说。 很多投资者都记忆犹新的是,2010年,中国物联网产业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市场规模达1933亿元,增长率超过了60%。赛迪顾问股份有限公司预计到2013年,这一市场的规模将达到4896亿元,未来3年市场增长率都有望保持在30%以上。 肖渭光表示视威电子未来的发展计划就是做好两个市场:传统的广播电视设备制造和新兴的物联网。 像视威电子一样,以生产专用机床及生产线、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器为主业的聚星机械也在盼着国家有关政策尽快下达。 该公司的一位董事说,聚星机械2010年的订单约为7000万元,实现了5000万元左右的产值。 其言外之意不说自明。 |
相关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