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风险投资网首页 | 收 藏分站 | 融资服务 | 投资人服务 | 加盟代理 | 投资人打假 | 联系我们
中国风险投资网 > 新三板动态 > 造富误导效应显现 券商抢夺新三板业务

造富误导效应显现 券商抢夺新三板业务

2011年05月05日 10:20

  “组建了近80个人的团队专攻新三板业务。”日前,有券商投行人士向本报记者透露,一家中小券商将投行业务的突破点放在新三板业务。

  据多家券商人士介绍,新三板业务部门成为最近人员扩编最多的部门,平安证券新近组建了10多人的业务小组,国信证券新三板的业务人员也扩充至20多人。

  中国证券业协会的数据显示,截至4月27日,申银万国证券主办报价项目最多,共计23家,排名前五的其余四家分别是国信证券、西部证券、广发证券(000776,)和上海证券。

  目前,申银万国证券是新三板业务唯一盈利的券商。“申银万国证券作为最早的六家代办机构之一,一直在北京中关村耕耘。”国信证券资深投行人士表示,而就国信情况而言,新三板业务过去几年大致保本,主要人员稳定,但收入还需要经纪业务适度补充。

  对此,西部证券新三板业务总经理程晓明表示,新三板业务作为中小券商的战略性部署是可取的,但是短期内铺开大量人员,缺乏了解与选择过程,则较难撑过相当长的非盈利期。

  事实上,随着新三板扩容声渐行渐近,除券商“跑马圈地”欲分享新三板的盛宴之外,新三板的股票也迎来一翻离奇炒作。数据显示,北京时代2011年3月的涨跌幅度达到12900%。

  “我从来不看报价交易数据,三板目前是柜台交易,也就是双方可以见面,价格可以协商。”北京某券商新三板业务负责人认为,新三板股票的信息披露没有沪深股市完善,目前披露的价格给新进买入者一种造富的误导效应,实际上,投资者仍然要从公司的基本面入手。

  利益之争

  新三板尚处于概念阶段,但券商们的扩编、圈地却丝毫未松懈。

  中国证券业协会官方网站公布,截至4月27日,共有46家券商获得从事代办系统股份报价业务主办券商的资格。券商们一方面扩军备战,加招人手,组建“新三板”业务部或业务小组;另一方面又在加速圈地,抢占更多的企业资源和高新园区资源。

  实际上,随着园区和企业数量的扩容,市场对于券商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若按硬性条件,大多数券商都可以参与其中。

  有券商“新三板”业务负责人分析了主攻“新三板”券商的不同诉求。

  一是本身公司质地良好的大型券商,由于一直着眼于大型企业的服务和上市,忽视了中小企业,错过了中小板、创业板的发展机会,希望能借此机会重新进军这块市场。

  二是中等规模的券商,这些券商大多有上市需求,但尚未达到券商上市需有两项业务进入行业前20名的条件,希望发展新三板业务对上市有所帮助。

  三是地方性券商,有着当地政府背景,和当地高新区联系紧密,能够相对容易地拿到更多上市资源。

  具有地域背景的券商凭借其地域优势,在“园区争夺战”上占得先机,比如广发证券和广州证券在广州高新区的“新三板”业务中占据优势。佛山高新区选择平安证券作为合作对象。国信证券携手深交所、

  松山湖高新区管委会,共同推进松山湖高新区的企业进行改制。

  其他不少拥有地区背景的券商,也在与当地高新区洽谈合作,紧锣密鼓地筹备新三板业务。如兴业证券(601377,)与福州高新区、东北证券(000686,)与长春高新(000661,)区、长江证券(000783,)与武汉东湖高新(600133,)区等。

  最近,中国证券业协会摸底各家券商新三板业务的进展情况,通过各家券商内核的企业约达200家。

  券商积极备战的另一面是“投入与产出不符”, 部分券商人士在此看到了风险。

  “收益太少是最主要原因。”一位券商人士介绍,“拟挂牌公司从改制到挂牌,主办券商除了在业务和募集资金投向方面,与主板和创业板上市公司业务相比稍显不足之外,其他方面相差无几。”但新三板挂牌的主办券商一次性仅能收取70万人民币左右(委托备案费1万元、改制费20万元、推荐费50万元)与持续督导费5万-10万元/年,与主板和创业板的利润差距很大。

  相关人士介绍,申银万国作为主办券商之所以能盈利,除大量的挂牌企业之外,旗下挂牌的企业定向增发也带来可观的手续费。

  虽然利润不高,但新三板业务面临的风险却不低。上述券商资深投人士坦言,新三板公司质量参差不齐,承担改制、挂牌、定向增资、信息披露等一系列“持续监管责任”的券商,不得不面对挂牌公司业绩不好给自身经营带来的风险。

  误导效应

  新三板巨大赚钱效应也吸引着那些极度追逐利益的投资者。

  西部证券提供的数据显示,新三板市场的总体波动较大。2010年,新三板市场全年成交均价约6.1元;但各月的成交均价变动较大,其中,最高价为11月份的9.22元,最低价为7月份的2.18元。

  2011年,新三板个股的报价波动相当惊人。

  2011年2月25日,北京时代以0.1元的价格成交5.4万股,但在2011年3月23日,北京时代又以13元的价格成交30万股,股价差距达到12.9元。

  “目前,新三板投资的人为操作可能性非常大。” 上述北京某券商新三板业务负责人表示多数公司股价突然低迷很可能是公司与员工之间的内部交易导致的,也有可能是出现亏损导致的股价暴跌。“涨跌的价格可以互相协商。”

  证券业协会公布的报价数据显示,新三板的市盈率普遍高于中小板、创业板。

  “新三板成交价格没有参考意义,投资新三板企业不能以市盈率为参考指标。”多位券商人士则认为,选择新三板企业更为关注未来成长性,是否技术壁垒,业务如何。“股价存在的失真,也表明了做市商制度推出的必要性。”

相关阅读:


分享到: 更多
近期活动
  • 往届回顾
点我访问新系统
点我访问新系统
关于我们 会员服务 加盟代理 诚聘英才 常见问题 留言反馈 投资人服务  联系我们 广告价目表 旧版栏目

中国-深圳 中国风险投资网--风险投资的门户网站 1999 - 2015 中国风险投资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15002753号

中国风险投资网法律顾问由广东创晖律师事务所独家提供

versign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警110 网站备案 网上交易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