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融资是指企业的股东愿意让出部分企业所有权,通过企业增资的方式引进新的股东的融资方式,总股本同时增加。股权融资所获得的资金,企业无须还本付息,但新股东将与老股东同样分享企业的赢利与增长。
当企业在利用股权融资对外筹集资金时,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就可能产生进行各种非生产性的消费,采取有利于自己而不利于股东的投资政策等道德风险行为,导致经营者和股东的利益冲突。
一、企业对投资方的期望值太高企业希望通过融资,在获得资本的同时,还能获得各种产业资源。中国有很多的优秀投资者和投资机构,但更多的投资方都是财务投资者,很难为企业提供产业资源。
二、 股权融资越多越好融资并不是越多越好,一般情况下,企业在上轮融到的资金,能支撑到下一个里程碑就可以了。如果一开始就争取大量融资,未来稀释股权的空间就比较小,不利于创始人控制公司;而且,过多的融资往往也意味着资金很难得到有效利用 ——出让了股权却不能有效利用融资,这对企业创始人来说显然不是好消息。
三、股权融资限制性条件多有的创业者,在天使轮融资就签订对赌协议。进行天使轮融资时,企业的发展模式还不清晰,若是在这时就为企业加上各种约束条件,不仅会影响创始人开拓市场的规划和节奏,也会给企业发展留下隐患。因此,企业在融资过程中,绝不能为了大规模融资而将企业的前途命运作为赌注,否则一旦赌博失败,企业就将立刻陷入绝境,甚至可能在无休止的官司中最终走向破产。
四、一份商业计划书就可以融到资很多企业融资时,都会安排专职人员制作商业计划书或融资计划书。商业计划书对融资的成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商业计划书一定要注意宣传的真实可信性,避免过于主观、夸大宣传、可信度较低、专业性不够等问题。否则,企业的信誉就可能受损,融资自然也不可能完成。
五、预期的企业估值就是投前估值很多企业融资时,不能区分投前估值与投后估值,直到签协议时才明白其中的差异。企业未来收益预测如果只考虑现有的资金实力,那就是投前估值;如果考虑了即将引入的融资,那就是投后估值。企业做盈利预测时,建议把即将引入的融资考虑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