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靠谱的高收益
超出常规的高收益永远是骗子们的不二法宝。精明的骗子深谙投资者的投资心理,他为投资人设计的圈套是每月盈利1%~2%,不论外部环境如何变迁,都能稳收年息12%~24%,这让整个骗局维持了20年之久。事实上,国内目前曝光的问题平台收益也通常高于普通银行理财数倍。
今年4月,百亿级P2P理财平台中晋资产管理公司被查封,其设计的产品年化收益率大致在8%~16%间,再加上产品经理给出的高额返利,实际收益可达到20%以上。更离谱的是,它还设计了一种无法赎回本金的永久合同,承诺年化50%的收益率,假设投资人投100万元,接下来每年都能拿到50万元的利息,两年就可以回本,在超高收益的引力下,不少人失去理智。
浮夸的名头、国际范儿的包装
2014年2月底,中欧温顿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突然失联,北京朝阳区一位投资者自杀坠楼,惨烈揭开了这桩涉及5亿元的P2P诈骗案。这个看起来仿佛有“中欧”背书的公司这才脱去“高大上”的外衣,暴露出骗子的本相。
近几年,相同的逻辑还被应用于“香港VS投资基金网”“美国华尔街全球私募基金网”“纳斯达克全球投资网”等等,利用耳熟能详的国际元素获得投资者信任成为最简单粗暴的骗术,而中投、汇金、建银、瑞信等一流金融机构的名字也可能被“排列组合”,为互金平台增信,投资人应该深入查清公司真实的“基因”。
“投资人要注意不能轻信‘基金管理公司’的名头,如果是公募,应该拿得出证监会授权批准的业务资质,如果是私募,投资人有100万起投、净资产1000万以上等门槛。”一位资深互金行业从业人士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表示,即使是中欧温顿,它的整个工商注册流程也是合法的,“基金”的名号并不一定能够背书。
熟人传销、高返利游戏
被银监会四度发文警示风险的外来互金平台“MMM互助金融社区”也是传销典型。其实早在1994年2月,俄罗斯人谢尔盖·马夫罗季就创办了MMM,注册资金仅为10万卢布(当时约合1000美元),因为利用传销的金字塔式投资返还方案吸引投资,后以诈骗入罪,刑满释放后却重操旧业并传入中国。平台宣称其线上产品日收益1%、月收益30%、年收益23倍,短时间内就俘获了大批投资人,仅两个吸金账户就累计非法集资3.23亿元。
而MMM并没有任何实际产品,不对接任何产业,不产生任何现金流,仅通过设立推荐奖、管理奖的方式发展下线,拉亲朋好友入伙。这个暗箱般运作的平台此前已经多次崩盘冻结,由于在国内没有注册实体,服务器安置在国外,公安机关甚至无从介入调查。
一些问题平台通常打着金融创新的旗号,使出眼花缭乱的返利花招,利用循环消费、消费返还、网络加盟和消费增值等名目众多的“马甲”和复杂的返利算法来迷惑投资人,本质都是给出超乎寻常的返利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