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风险投资网首页 | 收 藏分站 | 融资服务 | 投资人服务 | 加盟代理 | 投资人打假 | 联系我们
中国风险投资网 > 风险投资研究 > 背后利益链券商研究报告 因“资”“精”不足

背后利益链券商研究报告 因“资”“精”不足-1

2011年03月18日 03:18    来源:市场研究部    小蔡

  近段时间以来,“石墨烯”事情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在众多券商研讨报告的蜂拥下,以中国宝安为首的石墨烯概念股猖獗上涨,而合理炒作进入白热化 之时,几家相关公司又纷繁廓清称“没有石墨矿”,尔后石墨烯概念股纷繁回落。这不只让众多跟风炒作的投资者损失沉重,更让人不得不深思,披着实力和专业外 衣的券商研讨报告,终究躲藏着几猫腻。

  石墨烯事情透研讨报告猫腻

  石墨烯,这个曾经大多数人不足为奇的名词,往常却让这个资本市场为之侧目,但是,当下的种种迹象却标明,石墨烯似乎是一个由众多机构虚拟的“海市蜃楼”。

   故事要从去年11月说起。2010年11月5日,两位安全证券的剖析师发布了《中国宝安:坐拥负极龙头,新能源业务风生水起》一文。在文中写到,“此 外,宝安还具有丰厚的石墨资源,其鸡西石墨产业具有石墨储量约1亿吨”。事实上,在这份研报发布之前,中国宝安的股价曾经开端启动,从去年10月18日的 11.21元/股涨至11月10日的17.44元/股,并在去年年底之前坚持在15元以上高位。

  那只是一个开端,今年1月起,安全 证券又发布多篇关于新能源的“吹风”报告,其中2月17日的《新能源业务助公司迎来第二春》一文提到,“近年中国宝安特别注重对新能源上游资源的拓展,贝 特瑞(中国宝安子公司)拓展上游打造鸡西石墨产业园,该矿品位很高,满足贝特瑞自用绰绰有余”。基于此,安全证券激烈引荐中国宝安,以为其合理价钱为 30.4元。

  因而,以中国宝安为首的石墨烯概念股成为市场的焦点,中国宝安股价从1月中旬的13.3元/股飙涨至2月下旬的高点25.45元/股,市值从144.97亿元收缩至227.4亿元,市场关注度绝后高涨,仅2月22日一天成交额就高达43.8亿元。

  就在炒作进入白热化之时,一盆冷水突如其来。3月1日,中国宝安公开廓清“目前没有石墨矿”。

   问题呈现了,从各大券商多份研讨报告来看,中国宝安具有1亿吨石墨矿似乎是事实,但为何中国宝安要出面廓清?为何要等中国宝安股价暴跌,机构于高位撤离 之后,上市公司才出来廓清?市场人士质疑:所谓的石墨烯概念其实是券商和某些主力资金合谋炒作的结果,而记者在多番调查之后发现,这些看似专业的机构研讨 报告中的猫腻似乎真的不少。

  报告随意全赖“资”“精”缺乏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将券商研讨报告作为投资股票的根据之一,但如今这种来自专业人士的剖析判别正搅扰着他们。

   “首先是如今很多研讨员资历太浅了。”北京投行界知名人士顾先生通知记者,很多研讨员都是大学毕业后就直接到了研讨所,基本没有行业从业经历。他举了个 例子,有个研讨员给从事建材配备的一家公司出了份报告,以为毛利率10%太低,顾先生一看就有问题,这么低的毛利率,谁干这个买卖,一理解才发现,原来公 司之前提取了10%的风险准备金,是给将来做股权鼓励留下伏笔。

  “除此之外,精神缺乏也是一个缘由,普通稍有名气的剖析师都很难长 时间寂静下来认真剖析一家公司,更别说实地调研了。”一位曾经任职于某“国”字头券商的剖析师李先生对记者称,稍有名气的剖析师都会十分繁忙,简直每天都 是满负荷工作。每周工作时间长达60个小时以上,不是在看报告就是在不停地开会,有时分周末都要进来做讲座,偶会还会上上电视。

  但是,一份好的报告需求剖析师亲身到公司实地调研,要对行业十分熟习,会有一些长期看好的公司,假如公司有新项目投产、收买兼并等严重事项发作,评价价值发作变化,需求更细致数据的时分,剖析师会单独或相约其他券商剖析师一同到公司调研。

   “就是这为数不多的调研,也不一定能到达预期的效果。”李先生称,当他在调研的时分,基本不希望公司会提供绝对真实的状况,他们必然在部分存在夸张或隐 瞒的状况。而作为剖析师,在调研前必需做足功课,准备足够细的问题,包括明年投资方案、资本支出、管理费用、产品毛利率、投产项目竣工状况,并将理解到的 信息与本人长期对行业的了解停止比照,剔除一些失真的成分,发掘公司真正的价值。但如今很难有剖析师能真正做到这些。

  券商与主力资金暗中勾搭

  假如说仅仅是资历和精神缺乏,使得券商研讨报告的可信度打了折扣,那只能说是客观缘由,而目前市场中传播的局部研讨报告,有的明显是几大机构勾搭起来诱惑中小投资者受骗的圈套。

  对此,北京的行业剖析师陈女士称:“其实这在业内属于半公开的事情,剖析师的报告与大资金的关系是双向的,除了剖析师主动引荐大资金手中股票外,更有大资金主动找剖析师写文章荐股。”

  她进一步解释道,由于不少所谓的明星剖析师对市场存在一定的影响力,因而一些大客户在持有某只股票后,也会经过关系找一些近期较有影响力的剖析师为其手中股票“敲边鼓”。而剖析师也能从中取得一笔不少的稿酬。

   为何券商剖析师要巴结基金公司等大机构?陈女士解释道,一方面是由于有可观的益处费,而更重要的缘由应该来自目前研讨机构的收入形式,如买卖分仓。基金 公司普通手握巨资,需求租用多个券商的买卖席位才干停止买卖,也就是常说的分仓。有数据显现,通常一年基金公司支付券商佣金额就有数十亿元,即便在 2008年的熊市也能到达42亿元。因而主动引荐机构手中的股票,或者机构在重仓某只股票之后,找知名剖析师出具投资报告,让普通投资者帮助“抬轿”,在 业内成为习以为常的事情。

相关阅读:



电商价格战 融券坐享渔翁之利


中国企业IPO占全球一半以上 成券商佣金收入提款机
大中华区著名创业投资与私募股权研究机构清科研究中心近日对2008年至今的IPO市场进行观测发现:中国企业已成全球IPO市场主 要来源,上市数量与融资额连续两年全球占比均超过50.0%。2010年全年共有476家中国企业成功上市,占全球IPO总量61.8%,占比达到年度最 高;融资额达到1,053.54亿美元,占全球IPO融资总额的57.6%。2011年第一季度,中国企业IPO延续了以往的强劲势头,上市数量与融资额 占比再次双双攀至50.0%以上。中国企业成为全球证券交易所、承销商、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机构IPO佣金收入的“提款机”。


券商多家增资直投公司 探索合作切入PE市场
IPO申请“过会”不久的贝因美背后闪现16家PE的身影,其中包含中金、光大和平安三家券商直投;证监会上周五披露的6家拟“上会”公司中有3家为“保荐+直投”模式。


券商的苦衷IPO背后:“一参一控”成紧箍咒
眼看着一些上市券商经过增发并购疾速挤入第一阵营,急坏了申银万国、国泰君安和银河证券这些曾经的江湖大哥大,往常,江湖老大变成了上市券商中信证券;一大批未上市券商忙着IPO或者借壳,记者发现三大苦衷拦住了券商上市做强做大。


巨额利润券商加码“直投+保荐”引发存废争议
 自从IPO重启、特别是创业板设立之后,券商直投业务做得风生水起,而其中“直投+保荐”的业务形式尤为引人争议。券商直投参股拟上市公司,赚得盆满钵满,但这与其作为保荐人的角色之间存在的利益冲突、以及相伴而生的内幕交易嫌疑一直是争议的焦点话题。


三个月券商直投参股九家公司 领跑海通中信
记者最近和一个做PE的朋友聊天,他以为资本市场的暴利来自一级市场投资,关于二级市场股票的涨跌并不看重,几个人合资成立一个投资公司,就可以轻松赚取几倍以致几十倍的利润。


券商直投回报创新高 觊觎PE暴露野心
5.04倍!3月份以“保荐+直投”方式上市的3家公司的券商直投均匀报答率创下历史新高。虽然券商“保荐+直投”的业务形式饱受市场质疑,数据显现,自今年初以来券商仍加速构建和扩张直投业务。

分享到: 更多
首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 末页 当前页:1 [1] [2] 
近期活动
  • 往届回顾
点我访问新系统
点我访问新系统
关于我们 会员服务 加盟代理 诚聘英才 常见问题 留言反馈 投资人服务  联系我们 广告价目表 旧版栏目

中国-深圳 中国风险投资网--风险投资的门户网站 1999 - 2015 中国风险投资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15002753号

中国风险投资网法律顾问由广东创晖律师事务所独家提供

versign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警110 网站备案 网上交易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