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后利益链券商研究报告 因“资”“精”不足-1
近段时间以来,“石墨烯”事情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在众多券商研讨报告的蜂拥下,以中国宝安为首的石墨烯概念股猖獗上涨,而合理炒作进入白热化 之时,几家相关公司又纷繁廓清称“没有石墨矿”,尔后石墨烯概念股纷繁回落。这不只让众多跟风炒作的投资者损失沉重,更让人不得不深思,披着实力和专业外 衣的券商研讨报告,终究躲藏着几猫腻。 石墨烯事情透研讨报告猫腻 石墨烯,这个曾经大多数人不足为奇的名词,往常却让这个资本市场为之侧目,但是,当下的种种迹象却标明,石墨烯似乎是一个由众多机构虚拟的“海市蜃楼”。 故事要从去年11月说起。2010年11月5日,两位安全证券的剖析师发布了《中国宝安:坐拥负极龙头,新能源业务风生水起》一文。在文中写到,“此 外,宝安还具有丰厚的石墨资源,其鸡西石墨产业具有石墨储量约1亿吨”。事实上,在这份研报发布之前,中国宝安的股价曾经开端启动,从去年10月18日的 11.21元/股涨至11月10日的17.44元/股,并在去年年底之前坚持在15元以上高位。 那只是一个开端,今年1月起,安全 证券又发布多篇关于新能源的“吹风”报告,其中2月17日的《新能源业务助公司迎来第二春》一文提到,“近年中国宝安特别注重对新能源上游资源的拓展,贝 特瑞(中国宝安子公司)拓展上游打造鸡西石墨产业园,该矿品位很高,满足贝特瑞自用绰绰有余”。基于此,安全证券激烈引荐中国宝安,以为其合理价钱为 30.4元。 因而,以中国宝安为首的石墨烯概念股成为市场的焦点,中国宝安股价从1月中旬的13.3元/股飙涨至2月下旬的高点25.45元/股,市值从144.97亿元收缩至227.4亿元,市场关注度绝后高涨,仅2月22日一天成交额就高达43.8亿元。 就在炒作进入白热化之时,一盆冷水突如其来。3月1日,中国宝安公开廓清“目前没有石墨矿”。 问题呈现了,从各大券商多份研讨报告来看,中国宝安具有1亿吨石墨矿似乎是事实,但为何中国宝安要出面廓清?为何要等中国宝安股价暴跌,机构于高位撤离 之后,上市公司才出来廓清?市场人士质疑:所谓的石墨烯概念其实是券商和某些主力资金合谋炒作的结果,而记者在多番调查之后发现,这些看似专业的机构研讨 报告中的猫腻似乎真的不少。 报告随意全赖“资”“精”缺乏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将券商研讨报告作为投资股票的根据之一,但如今这种来自专业人士的剖析判别正搅扰着他们。 “首先是如今很多研讨员资历太浅了。”北京投行界知名人士顾先生通知记者,很多研讨员都是大学毕业后就直接到了研讨所,基本没有行业从业经历。他举了个 例子,有个研讨员给从事建材配备的一家公司出了份报告,以为毛利率10%太低,顾先生一看就有问题,这么低的毛利率,谁干这个买卖,一理解才发现,原来公 司之前提取了10%的风险准备金,是给将来做股权鼓励留下伏笔。 “除此之外,精神缺乏也是一个缘由,普通稍有名气的剖析师都很难长 时间寂静下来认真剖析一家公司,更别说实地调研了。”一位曾经任职于某“国”字头券商的剖析师李先生对记者称,稍有名气的剖析师都会十分繁忙,简直每天都 是满负荷工作。每周工作时间长达60个小时以上,不是在看报告就是在不停地开会,有时分周末都要进来做讲座,偶会还会上上电视。 但是,一份好的报告需求剖析师亲身到公司实地调研,要对行业十分熟习,会有一些长期看好的公司,假如公司有新项目投产、收买兼并等严重事项发作,评价价值发作变化,需求更细致数据的时分,剖析师会单独或相约其他券商剖析师一同到公司调研。 “就是这为数不多的调研,也不一定能到达预期的效果。”李先生称,当他在调研的时分,基本不希望公司会提供绝对真实的状况,他们必然在部分存在夸张或隐 瞒的状况。而作为剖析师,在调研前必需做足功课,准备足够细的问题,包括明年投资方案、资本支出、管理费用、产品毛利率、投产项目竣工状况,并将理解到的 信息与本人长期对行业的了解停止比照,剔除一些失真的成分,发掘公司真正的价值。但如今很难有剖析师能真正做到这些。 券商与主力资金暗中勾搭 假如说仅仅是资历和精神缺乏,使得券商研讨报告的可信度打了折扣,那只能说是客观缘由,而目前市场中传播的局部研讨报告,有的明显是几大机构勾搭起来诱惑中小投资者受骗的圈套。 对此,北京的行业剖析师陈女士称:“其实这在业内属于半公开的事情,剖析师的报告与大资金的关系是双向的,除了剖析师主动引荐大资金手中股票外,更有大资金主动找剖析师写文章荐股。” 她进一步解释道,由于不少所谓的明星剖析师对市场存在一定的影响力,因而一些大客户在持有某只股票后,也会经过关系找一些近期较有影响力的剖析师为其手中股票“敲边鼓”。而剖析师也能从中取得一笔不少的稿酬。 为何券商剖析师要巴结基金公司等大机构?陈女士解释道,一方面是由于有可观的益处费,而更重要的缘由应该来自目前研讨机构的收入形式,如买卖分仓。基金 公司普通手握巨资,需求租用多个券商的买卖席位才干停止买卖,也就是常说的分仓。有数据显现,通常一年基金公司支付券商佣金额就有数十亿元,即便在 2008年的熊市也能到达42亿元。因而主动引荐机构手中的股票,或者机构在重仓某只股票之后,找知名剖析师出具投资报告,让普通投资者帮助“抬轿”,在 业内成为习以为常的事情。 |
相关阅读:中国企业IPO占全球一半以上 成券商佣金收入提款机 券商多家增资直投公司 探索合作切入PE市场 券商的苦衷IPO背后:“一参一控”成紧箍咒 巨额利润券商加码“直投+保荐”引发存废争议 三个月券商直投参股九家公司 领跑海通中信 券商直投回报创新高 觊觎PE暴露野心 |
首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 末页 | 当前页:1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