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心张磊创业心得:勇敢的试错是一个不二法则-1
说到这,张磊脸上没有一丝的不自然。“2010年到2012年重在产业布局,对于移动互联网行业而言,盈利模式和竞争格局2013年才会日渐明晰”,重原因据说是创业之初他就和李开复做了3年做到盈亏平衡约定,但事实上点心要到今年8月才满2周岁。 2010年初,还在百度任无线搜索部经理的张磊与李开复的一场对话诞生了“点心”。这个公司存在的意义就是想“点中你的心”,只不过它的目标是智能手机:希望做些和智能手机操作系统相关的事情,就像windows基于个人电脑那样。点心的切入点,是从基于Google开源的Android系统进行本土化的优化改进。 更重要的原因,则是“扩大用户规模和提高转化了才是今年的战略重点”,用户基数是互联网公司成功的必要条件。与2年前刚刚起步时不同,如今与点心“抢用户”的已经不是新兴创业公司,而是“大家伙了”,“他们可能比你聪明百倍、何况他们手里能用的资源也比你多百倍”。 点心内部的共识是:唯有轻装才有胜出的机会。 赚钱因此甚至还不在点心今年的议事日程上。点心官方的数据称,在过去一年多积累了超过2000万的活跃用户,此前包括谷歌安卓全球合作伙伴主管JohnLagerling的预测,截至2011年底国内约有4000万台安卓手机,点心所拥有的是其中的50%强。 “在绝对数上比我们预判的多出了30%”,张磊说,这也导致点心去年在服务器等硬件上的投入与之不能匹配。“但我仍希望,今年我们能在这个基础上至少增长3倍。”惟其如此,点心才能拥有国内一半以上的安卓用户。按其预计,今年国内的安卓手机量将达到1.2亿部。 “一个好的开头” 毕竟,点心已经有了一个好的开头。“去年我们做了很多决策,经过我们的不断试错,证明有两三个方向是正确的”。张磊认为,这奠定了点心好的开头:“正是这两三个正确的决策让我们活了下来”。 去年二三月间,点心的核心人员聚集在一起,讨论该往那个方向走。2010年初与李开复讨论时“大方向是清楚的”,但具体的战略、产品规划却不可能有。这被认为是互联网公司的特点:目的地很清晰,但最多只能看清楚半年以内的路。 “我们决定先从运营支撑平台入手”,张磊回忆说:这步做好之后再做基于系统的应用。 结果“光是底层修补”就花费了点心三个多月的时间。 张磊却说:“如果没有当时的决策以及及早动手,我们不会有今天。”这个基础性工作不仅使点心实现了操作系统底层与应用的有效分离,同时也避免了更惨痛的教训。他总结为“磨刀不误砍柴工”。 回头反思,道理浅显得近乎直白,操作系统是一个三位一体的东西,包括了操作系统本身,系统之上的核心应用以及这些应用背后的互联网服务。因为安卓体系硬件的复杂性,尽管其也能搭载在手机上使用,但不同主频、不同内存的机器对软件的要求不尽相同,无论是系统、应用、服务的那个环节与这些硬件环境不匹配,都会导致无法顺畅运行 体验不好,用户就必然流失。这是个生死攸关的事情。某VC基金人士认为,移动互联网公司如果在2011年到2013年这段时间不能大规模获取用户、高速成长,“就没有机会了”。 另一个支撑点心走到今天的决策,则是“不做任何和硬件相关的生意”。彼时张磊也面临着诱惑:如果跳进去做手机,也有很大的市场机会。做还是不做? 最终不做的原因还是点心的自我定位,“我们要做的是一家移动互联网公司”,张磊对此的解释是,其核心在于“用最少的成本获得最大化的用户”;反观硬件领域则是一个大现金流的生意。一个不小心,就会被拖死。 “2C才是主干道” 于是,点心与硬件厂商的合作天经地义。对移动互联网以及其运营是点心的强项,而硬件厂商的强项则在于行业整合能力以及对消费市场的理解。 从表面看,抱团硬件厂商似乎也是点心的发展之道。点心陆续与包括日本夏普、海尔、长虹、TCL等手机厂商合作,为其手机、平板电脑定制操作系统。这种合作如今又延伸到高通等上游芯片厂商。 “这只是我们拓展渠道的方式方法之一。”据其内部人士透露,与硬件厂商合作给点心带来的用户数量仅占其总量的1/3左右。更大部分是通过应用服务直接获取的个人用户。涉水移动互联网的创业者对这个“理想国”的描述,是一个只有用户和服务的“二元世界”。 “不介入硬件”的决策对点心更深层的意义,在于“能够让我们做自己最擅长的事情”。张磊认为点心能参与下一轮竞争的核心,是必须做出用户喜欢的产品、能提供持续服务的产品。“互联网公司最终拼的并不是战略,而是细节。” 点心现有的产品还是相当有竞争力的,一个衡量指标就是其用户转化率比行业水平略高。但张磊给其产品的打分现在仅为六十分,希望今年能提高到七八十分。“六十分你能参与竞争了,但还不够好;七八十分则至少要做到在某个细分领域起码某个点做得比别人好,才能参与明年的竞争。”张磊说。 |
相关阅读: |
首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 末页 | 当前页:1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