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七年的谋划与努力之后,陈天桥选择了放弃。“盛大私有化这个想法几年前就有。上市让盛大得到了很多,如知名度,如资金,但也让盛大失去了很多,如纯粹,如坚定。公司上市后,股东给了很大压力,盛大不得已做了很多不纯粹、不坚定的事,这样的盛大让我觉得越来越偏离我的初衷,我希望再次回到专注游戏、敢于创新的‘小时候’的盛大。”陈天桥此言暗示着,盛大的最后一次示好努力已经被扼杀,退市,几乎是骄傲的盛大惟一能做的选择。
不解风情的华尔街
“打错了山头,选错了观众。”一位供职华友世纪投资部门多年的员工这样向《中外管理》评价自己的老东家。在他看来,在盛大这盘棋中,赴美上市的“当头炮”本无过错,但之后操之过急,却让盛大在整体上陷入了被动。“其实如果再等等,盛大的机会还有。”他谨慎地说。在他看来,纳斯达克并没有彻底将盛大拒之门外。
但陈天桥已经无法忍受华尔街的不解风情:“华尔街过去不懂游戏,现在仍然不懂游戏,但华尔街懂一个东西,就是钱。”虽然陈天桥的话有些意气使然,但却是不争的事实。华尔街作为世界最顶尖的资本交易市场,其规则就是这样简单而实际。
“所以我们求人不如求己,我们最关键的是要强壮,一方面我们在努力做好工作的时候,我们也在不断地对外沟通,希望(他们)能够更深层次地理解盛大,理解游戏,理解中国这么一个特殊的企业。”字里行间,不难看出陈天桥的郁闷与不甘。
在陈天桥心中,曾经有着一幅立足纳斯达克、构建跨国性网络娱乐产业帝国的蓝图,但企业上市之后,很多原本可以风花雪月的事情,在规则的束缚下变得举步维艰。
“企业在自己管理运营的时候,老板往往可以很舒适,但企业上市的时候却必然要受到多方的制约。每一步的战略、决策,都会变成一次投票的结果。”在易观国际分析师耿炎看来,盛大的遭遇并非偶然:“比如说,盛大因为收购酷六等企业导致亏损。企业的整体收益被拉低,就会引起中小股东的不满。”耿炎解释道,在高度发达的美国资本市场中,中小股东的权益如果得不到保证,企业会受到来自多方面的压力。
正所谓“战线铺得越长,消耗也就越大”。如此大规模的投入,其背后需要的是大量资金周转与支持。陈天桥一直希望构建娱乐帝国,摆脱对单一网游业务的依赖,但多年来整合收购的公司,业绩并不理想。盛大集团旗下在美国共有盛大网络、盛大游戏、酷6三家上市公司。“盛大游戏被持续低估,盛大网络要承担巨大的输血压力,酷6更是扶不起的阿斗。”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互联网分析师对《中外管理》如此评价盛大的三家上市公司。他认为,这些盛大系的支柱企业,并不足以帮助陈天桥说服华尔街。
一方面,盛大文学、酷6网已有业务亏损持续放大,另一方面,新启动业务前期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作支撑,因此盛大需要用游戏业务不断向这些业务输血。由此带来的结果是,从2010年开始的近六个季度,盛大整体运营利润率不断下降——而资本市场不可能长期容忍孵化业务所带来的亏损、利润率低、盈利空间有限等不确定性因素。
道不同不相为谋。此时的盛大如果想要继续自己帝国蓝图的构建,只有选择离开。
帝国重建,百业待兴
“从收购到合并,进而借壳,最后实现管理层收购,单就盛大处理华友世纪这家公司的手法上,就不难看出盛大的能力与魄力。”美国万通投资银行独立董事于清教向《中外管理》分析称,盛大最需要的,应当是市场给予一段时间的盈利缓冲期。
2009年6月,华友世纪正式加入盛大网络,更名为盛大无线。一年之后,华友世纪配合盛大的资本运作完成了与酷6网的股权合并。2010年8月17日,华友世纪在纳斯达克全球交易市场的交易代码由HRAY更改为KUTV,盛大新收入旗下的酷6网成功借壳上市。华友世纪也最终得以“功成身退”:2011年年底,华友世纪与盛大网络签署MBO(管理层收购)协议,正式实现私有化。
在资本腾挪术的运作下,华友世纪这家上市时间与盛大几乎不分前后的老牌华尔街中概股,最后只剩下了纳斯达克壳资源。
但更令人惊讶的事情还在后面:2012年2月14日,盛大网络宣布与纳斯达克成功“分手”;仅仅一周之后的2月25日,盛大文学就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了重启IPO的“玫瑰”。文件显示:盛大文学将在纽交所上市,拟融资2亿美元。
获得自由身的盛大网络,已经开始了重新一轮的布局。
摩根士丹利的研究报告指出:盛大网络非游戏业务前景尚不明朗,短期内可能继续亏损。但在摆脱规则束缚后,盛大可以将资金投入更大、回报周期更长的行业与项目,利用盛大现有资源,孵化出一批有盈利能力的上市公司。退市后的盛大网络更可能扮演一个孵化器的角色。一旦哪个业务板块的市场机会成熟了,盛大网络就可以将其剥离后拿到资本市场上套现。盛大文学就是最新亮相的一个。
事实上,陈天桥两年来的宏大构想还远不止这些:盛大已对外收购、投资上百家公司;盛大在线开始成为基础设施企业,盛大游戏成了集团的造血者;盛大文学提供阅读服务和版权内容输出;酷6是音视频内容发行商;边锋占据桌游、电竞市场;盛世骄阳卡位版权分销,华影盛世制作影视内容。更何况它们还派生出许多增值服务。
帝国重建,百业待兴。而这一切,都只能建立在没有华尔街规则禁锢的基础之上。于是,陈天桥决定“悔棋”。
退一步,海阔天空
“私有化的真正目的,是让盛大网络以较低成本换取自身推进中长期战略目标的空间与灵活性,从而使其将精力专注于实现未来更大规模的业务开拓与转型。毕竟在此之前,盛大网络的战略考虑已经和美国投资者利益产生冲击。那种陌生感和距离,不是一则公告就能消除的。”天则经济研究所研究院孔志国同时暗示,盛大网络很可能回归A股市场。
众所周知,在A股上市的中国企业相较在美国及其它市场上市的同行业中国公司,估值更高,交易更为活跃。加之,相对于国外投资者,中国的投资者更容易理解盛大,因为其中的不少投资者本身就可能是盛大产品的用户,盛大的品牌和影响力也相对更容易被中国投资者认可。立志打造“中国网络迪士尼”的盛大集团,显然可以有比纳斯达克更好的选择。
难怪去年3月,陈天桥在“两会”上抛出了《加速推进国际板上市,助力红筹“孤儿股”归国效力》提案,当时的盛大,已经表露出以退为进的念头。
虽然对于盛大退市的质疑声音从没间断过,互联网观察家谢文就认为:盛大宣布私有化表明其不再接受美国资本市场的规则,“从最好的市场退到了次好的市场,不用再接受资本市场和公众的监督,失去了与一流公司竞争的机会,之后在吸引人才、吸引资源上也很难超过一流公司”。但无论如何,在海外上市成为企业负担的时候,陈天桥与盛大做出的选择,不能说是错的。管理
更大的灵活度、更快的反应速度与更强的资本运作能力,
对于一家亟待下猛药的老牌公司,其积极意义显而易见。
汉堡王?藏锋两载为归来
不到两年时间,3倍回报,绵世股份这家来自中国北方、以投资为主业的公司,通过投资美国连锁快餐集团汉堡王(Burger King),无比轻松地将数百万美元收入囊中。
绵世股份这次于2010年4月的投资并没有引起太多关注——以190万美元的代价换取了汉堡王在中国两家分公司19%的股份。而2012年1月20日,绵世股份发布公告称:已经以570万美元的价格将两家公司的股份出售给了其母公司。
如果不是三个月之后来自美国的那则消息,绵世股份的管理层确实做了一笔划算的买卖。
然而现在,剩下的可能只有懊悔——2012年4月3日,汉堡王宣布:将通过与在伦敦上市的投资公司Justice Holdings合并进行战略重组,并将于三个月内重新登陆纽交所。以汉堡王在美国市场中的影响力与知名度,几乎可以断定企业的整体市值将在上市后实现几倍的增长,相较之下,绵世股份所收获的570万美元收益,只能算是“毛毛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