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士吴长江赶不走的人-2
根据上文中经销商回忆,惠州大会上,吴长江将雷士主要经销商拉拢为盟军,现场封官许愿,获得了大部分人的支持。为表诚意,吴长江当场立字为证,承诺保证经销商的利益。 大会第二天,吴长江找杜、胡谈判,只允许两个人进去,据说,房间摆了一些明晃晃的器械,不签字就不能离开,如此阵势,两人顿时“蒙了”,在股权协议上签了字同意各自拿8000万元现金离开雷士。 吴长江获得了100%控制权,雷士从此姓吴。但这也是一步险棋。雷士作价2.4亿元人民币,除了股东分红,他还需要在半年内出1.6亿元现金购买杜、胡二人的股权。付了这笔钱,雷士的日常生产运营都可能因为资金抽调停滞,公司随时可能猝死。 付清首付1亿元后,雷士照明账面上只剩下区区几十万元。借钱不足以止血,吴长江唯一的出路,是引进战略投资者。赛富基金(当时名为软银赛富)和阎焱,就是此刻进入了吴长江的视野。 博弈“野蛮人” 作为软银赛富首席合伙人,阎焱在投资圈内以强势著称。有人说“只有阎焱搞定别人,没有别人搞定他的时候”。有媒体报道,2006年他和吴长江第一次见面,中间人担心吴长江表现不好,连他应采取什么样的坐姿都叮嘱到了。 软银赛富以2200万美元购买了雷士约55.5万股股票,占雷士股权比例为35.71%;条款对软银赛富非常有利,对雷士照明每年的绩效、奖金、转让限制、优先购买权、赎回权等都作了明确要求。 对吴长江来说,当时他很可能根本就没有意识到,应该如何面对那些提着钱袋的“野蛮人”。可以作为参照系的是京东商城董事长兼CEO刘强东,尽管京东融资额达到了数十亿美元之巨,但刘强东依然拥有京东超过50%的投票权,控制了超过半数董事会席位。 清科创投董事总经理袁润兵表示,企业创始人在引入投资者时,可以通过优先股的方式进行设计,让投资者“有股权,但是没有投票权”,“像阿里巴巴这样的公司,(马云)股份已经非常小了,也可以具有非常强的控制权” 。 在2006年组成的董事会中,作为创始人兼大股东,吴长江拥有两个席位,而赛富却占据三席。在重大项目以及公司战略决策方面,赛富拥有优先否决权。吴长江想做的事,只要阎焱摇头就很难成行。作为董事长,吴长江2006年时只拥有10万美元以下项目的自主权。吴长江并不讳言,董事会只要有矛盾,就是他和阎焱之间的矛盾。 吴长江曾将雷士的战略用八字概括:“冒险决策,快速反应。”创业初期,雷士照明在这八字方针指引下每年以三四倍速度膨胀式发展,但软银赛富进入后,吴长江承认不能用这种方式了,因为机构投资者不赞成。 2008年,由于需要大量资金用来收购其他企业,同时,按照吴的说法,为了“优化股东结构”,雷士照明引进了高盛。2008年8月,高盛正式向雷士投入3655万美元,买入了9.39%的股份。软银赛富则果断跟进,增资1000万美元,总持股比例达到30.73%,成为雷士第一大股东,而吴长江的股份却遭进一步摊薄,降到29.33%。 吴长江似乎并没有吸取与软银赛富打交道时的教训——高盛不但拥有董事会席位,拥有投票权,还和赛富一样,获得了优先否决权。 吴则从未在董事会中确立自己的优势。他出局之前,在雷士董事会中代表企业方的仅有两个席位,而赛富亚洲有两个席位,高盛和施耐德也各有一个席位。 对于吴长江来说,董事会想必不是什么令人心情愉快的地方。2008年8月,吴长江打算收购英国一家照明企业,但出乎他意料的是,这一提议在董事会遭到了否定,理由是海外收购少有成功先例。最终吴长江还是收购了该公司,但却是自己个人出资,直到2011年5月份,该公司盈利后,雷士才将收购款无息支付给吴长江。 随着和董事会矛盾加剧,吴长江不得不屡次甩开雷士照明,以个人名义实施自己的商业蓝图,这有几分类似他当年与杜、胡合作时在雷士外另立山头。2008年,吴长江欲跨界进军家居领域也遭到了董事会反对,后者认为,业务不够成熟,有很大的风险。吴长江并不想放弃,最终结果是他以个人名义联合了几个朋友投资家居业务;而雷士照明荣昌户外照明基地也是以吴长江个人名义联合朋友投资的。 2010年5月,雷士照明在香港上市,赛富的股份由30.73%摊薄至23.41%,高盛持有的股份则由9.39%摊薄至7.15%,但赛富亚洲老大、吴长江次之的格局不变。 6个月禁售期后,赛富依然按兵不动,而雷士照明股价已经上涨了将近一倍。有分析家认为,赛富不在那时退出,是对公司前景看好,认为股价仍有上涨潜力。但也有观点认为,赛富有“更暴利的安排”。 有人猜测所谓“更暴利的安排”就是引进施耐德电气。2011年7月,施耐德以12.75亿港元收购雷士9.1%的股份,成为公司第三大股东。到2011年底,赛富、吴长江、施耐德电气和高盛分别持有雷士照明18.3%、15.9%、9.1%和5.6%的股份。 吴长江直至今日仍表示“施耐德进来是双赢局面”,但阴谋论者从结果逆推,认为吴长江出局是赛富和施耐德联手策划的“宫廷政变”,赛富去年力主引进施耐德,就是蓄意“引狼入室”。阎焱拒绝了本刊的采访要求。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分析家指出,即使排除阴谋论,赛富引进施耐德,也是一个稳赚不赔、可进可退的妙招。如果施耐德的到来改进了雷士管理,提升了品牌,如吴长江所言实现了双赢,最终体现在股价上,赛富当然乐见其成;同时,施耐德也是一记后招,假设吴长江团队经营不善,或如坊间所传在接受调查,无法承担继续带领雷士照明前进的重任,或者就像赛富在盛大网络时,投资者和创始人产生不可调和的分歧——总之,一旦赛富动了求变之心,施耐德的作用便会骤然放大。 |
相关阅读: |
首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 末页 | 当前页:2 [1] [2]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