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风险投资网首页 | 收 藏分站 | 融资服务 | 投资人服务 | 加盟代理 | 投资人打假 | 联系我们
中国风险投资网 > 企业视窗 > 复星的秘密(上)

复星的秘密(上)-5

2012年08月20日 11:07    来源:腾讯财经    王晋添

踏准产业 循序渐进

自2004年以来,复星的几大核心产业都经历了多轮宏观调控和经济周期的影响,但在集团合理的资产配置下仍实现了多年的快速增长。合理的资产配置和对宏观经济的把握是复星能在产业领域大肆扩张的制胜法宝。

“对宏观经济有准确预判,从而早做准备,如果等到宏观形势不好,大家现金流都紧张的时候才想办法,不仅成本很高,而且即使愿意付出代价也不一定能解决问题。”梁信军说,“最初,我们把矿业只作为投资,没有作为板块,2007年视为矿业板块。我们在保险业务上,此前也是投资,今年列为板块。在过去的20年,我们打的是组合拳,对企业家来说,经济波动是确定的,我们要做好的是管理波动,能在波动中获取收益”。

在过去的20年里,复星对产业的追逐一直表现出孜孜不倦的热情。从医药领域向医疗服务延伸打造完整的健康产业链,到钢铁领域向上下游资源产业链延伸的收购和兼并,复星一直显示出强大的产业渗透能力和整合能力。而复星在产业领域的攻城略地,初期往往是小心谨慎的,等时机成熟便一举推向资本市场,以谋求更大规模的扩张。资本运营和产业投资的双轨驱动,也让复星得以灵活地游走在产业和投资之间,进退自如。

不过,对资本运作长袖善舞的郭广昌也并不赞成企业非要追逐资本市场,“只有踏准产业发展的节拍,才能赢得资本市场的瓜熟蒂落”。这或许是过去20年里,复星产业运营的逻辑。

在复星看来,未来七八年中国发展的主要驱动力是金融消费,集团将加大对保险、银行等金融板块的投资。所以在未来,复星的产业运营逻辑将变为在夯实产业基础的同时,打造一流的资产管理业务,并逐渐向一个大型投资集团转变。

看似战略的调整,但如果仔细比照,就能看出这依然在复星的产业逻辑范畴之内——永远踏着产业发展的节拍,这其实也是复星产业发展的精髓所在。

复星的参照系

作为拥有一系列庞杂产业的商业帝国,复星每个阶段的发展呈现出不同的态势,从和记黄埔到GE,从长江到黑石,再到如今的伯克希尔,它一直难以被准确归类。但相似的是,它一直在试图汲取这些世界级商业巨头的成功经验,力争成为业界领袖。

年轻的和记黄埔

2007年,郭广昌携复星集团奔赴香港H股上市。当时的复星控股或持有的A股上市公司就有7家,此外还拥有在香港上市的红筹股复地,子公司数目超过100家,业务涵盖地产、钢铁及医药等。多元化的产业结构让部分投资者忍不住将其与李嘉诚的和记黄埔(0013.HK) 相比较。

但对于横跨港口及服务、地产及酒店、零售、电讯、能源、基建的和记黄埔来说,其产业明显较复星更为庞杂且业务遍布全球。正如梁信军曾说的,复星还只是年轻的和记黄埔。

从体量上来说,和记黄埔2011年收益总额为3877亿港元(约人民币3179亿元),同比增长22%;股东应占净利润为560.19亿港元(约459亿元),同比增长178% 。2011年复星国际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为568亿元和34亿,约为和记黄埔的十分之一。从业务形态上来看,和记黄埔以产业投资和经营为主,而复星则是通过资本+产业两大引擎共同发展的形态。双方均不同程度涉足零售、医药和地产领域,其中和记黄埔去年的收入主要来源为港口、零售和电讯,而复星的收入来源则为医药和矿业两大板块。

在投资理念上,复星的房地产、商贸零售、钢铁矿业、医药四大板块关联度不强,显然是学习了李嘉诚通过分散投资来分散风险的方式,以期抵抗行业周期对企业利润的影响。复星旗下的房地产和钢铁行业为周期型、高利润和高风险并存型,商贸零售为现金流充沛型。比对和黄旗下涉足的大多数产业,也皆存在相关度低且回报周期不同的特点。

当然,相对于和记黄埔近四十多年的发展历史,复星还相当年轻,无论在规模或实力上都与和记黄埔相距甚远。

翻版GE?

在对收购对象的选择和培养中,复星试图效仿美国通用电气公司GE的“No.1 or No.2”原则,以“进入中国行业前三名、具有全球竞争力”为选择目标,似乎也有意打造中国的GE。但GE的多元化成功毕竟有其百年积淀为背景,所以在学习GE的道路上,复星也顶多做到了“形似”的程度。

通用电气2011年度销售收入(不包括NBC环球)为1420亿美元,比上一年度的1330亿美元增长6.77%,全年的净利润同比增长12.8%,达到141亿美元。曾一度在2000-2004年间占据了GE总收入40%以上的GE金融业务收入,在现任GE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杰夫·伊梅尔特的精简下已经收缩到了总收入的35%。他表示还将继续精简GE金融业务,更专注于专业金融,特别是在中端市场这个细分客户群体。

GE金融板块建立的最初目的是为其产业部门提供金融服务,是前任CEO韦尔奇力推的“来钱最快”的业务,最高时曾占整个GE销售收入的60%。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GE金融随着产业部门的延伸和发展,不断拓展其业务种类,增强其服务功能,获得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在GE金融板块发展过程中,GE强大的产业背景成为支持其发展的重要推力。复星正是看到了GE这一借助产业优势的模式,在寻找投资项目的时候通常也会从产业相关领域展开,如对国药控股的投资正是借助复星医药在医药领域的资源优势,而在矿业领域的拓展也是基于建龙集团和南钢股份在钢铁领域的经验复制。

与GE旗下200多人专门从事寻找收购项目工作相同,复星依托产业板块的优势开拓集团层面投资业务平台,先后建立起了十几个投资事业部或专业公司,仅在集团层面,投资岗位就达到100多个。但与GE金融管理层思考得更多的“哪些以及何时可以收购,哪些以及何时可以卖出”这一点不同的是,复星更偏重于战略投资,以长线的价值投资为主。并且,尽管复星集团在金融服务业已有较好的布局,但这些项目尚未到收割期,仍以培育为主。根据复星国际2011年年报,复星在金融领域(指资产管理)的收入为0.56亿,连总收入568亿的1%都不到。而复星2011年投资利润主要受股票公允价值浮亏影响,仅实现13.8亿元;其中收到战略联营企业的利润为4.5亿元。而在资产管理领域,去年复星实现的投资收益分成达0.28亿元。

相关阅读:


分享到: 更多
首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 末页 当前页:5 [1] [2] [3] [4] [5] [6] 
近期活动
  • 往届回顾
点我访问新系统
点我访问新系统
关于我们 会员服务 加盟代理 诚聘英才 常见问题 留言反馈 投资人服务  联系我们 广告价目表 旧版栏目

中国-深圳 中国风险投资网--风险投资的门户网站 1999 - 2015 中国风险投资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15002753号

中国风险投资网法律顾问由广东创晖律师事务所独家提供

versign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警110 网站备案 网上交易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