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交易所上市公司数量
数据来源:World Federal of Exchange, Monthly reports, 2012年7月
我国金融市场不仅开放度不高,而且规模仍然相对较小,市场的广度和深度不足。2011年中国上市公司的市值3.39万亿美元,规模仅为美国的1/5。上市公司市值占GDP的比重为46.4%,不仅落后于美国的103.6%,也低于世界平均水平65%。2011年中国国内债券余额3.34万亿美元,仅占全球市场的4.8%,远远落后于美国的37.7%,日本的21.4%和欧元区的18.8%。我国金融市场不仅深度有限,波动也较大。2002-2011年,中国股市市值占GDP比重的波动幅度远远超过了美国、英国、日本和欧元区。2005年之前,我国上市公司市值占GDP的比重一直低于50%,远落后于美国和英国。2005年我国完成年股权分置改革,2005-2007年中国股市进入繁荣期,上市公司市值占GDP的比重一度攀升至178.2%,甚至超过了美国和英国的水平。但2008年之后又迅速跌落,2011年这一比例仅为46.4%。同一时期美国上市公司市值占GDP的比重除2008年受金融危机影响跌至82.1%之外,一直维持在100%以上。
总之,我国汇率和利率的市场化改革,以及与此相伴的资本市场和资本账户开放程度的提高,必然会使人民币的境内外流动和使用更加便捷并获得较高的回报,将会进一步促进人民币的跨境使用。
六、客观理性地看待人民币跨境使用的发展前景
一方面,扩大人民币的跨境使用有很大的发展潜力。随着中国与世界各国特别是周边国家经济金融关系的进一步发展,我国金融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推进,国内金融市场的发展和开放程度的进一步提升,人民币的市场需求将进一步扩大,人民币也将具备成为亚洲区域性储备货币的潜力。我国已于2003年分别与香港、澳门签订了《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内地与澳门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2010年与东盟建立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和台湾签署了《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2012年与日韩签订了三国政府之间《关于促进、便利和保护投资的协定》,并即将开展中日韩自由贸易协定的谈判。中国人民银行已经与18个央行或货币当局签订了总额为1.6万亿元的本币互换协定,愿意将人民币纳入国际储备货币的央行和货币当局也在逐渐增多。日趋紧密的制度性经贸和金融安排将为人民币跨境使用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
目前人民币跨境使用的很大一部分潜力在海峡两岸之间。2011年,台湾与大陆贸易总额达1275.6亿美元,台湾方面顺差高达403.6亿美元。同时台湾有大量对大陆的直接投资,2011年为143.8亿美元,占台湾地区对外直接投资的比重为79.5%。台湾使用人民币进行贸易并向大陆投资的动机非常强烈。大陆与台湾之间形成紧密的人民币清算安排以后,人民币跨境结算占贸易总额的比例可能很快成倍增长。
另一方面,人民币跨境使用的目的是要解决中国经济自身存在的问题,而不是挑战美元,解决美元的问题。主要国家货币政策的目标经常会存在差异甚至矛盾之处,这一事实并不一定意味着要进行货币战争。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动辄将人民币跨境使用的任何进展与挑战美元联系起来,既是一种误导,也是一种误判。扩大人民币的跨境使用将减少中国经济中的货币错配,使得人民币汇率更加灵活的调整不会对实体经济造成过大冲击,使外部失衡可以得到有效而及时的纠正。从发达国家的角度看,这同时也将改善其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因此人民币的跨境使用有助于促进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
对美元国际地位构成挑战的不是人民币或任何其他货币,而是美国自身的宏观经济政策。美国面临较为严重的中长期财政不可持续问题。如果不采取有力的财政整顿措施,美国将可能陷入财政不可持续的窘境,财政政策空间的缩小使美国在刺激增长时有可能过度依赖宽松的货币政策,将引发投资人对美元贬值的担忧,降低美元的吸引力。
主要国际储备货币的问题应当在多边框架内寻求解决。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应该是在多边框架下的渐进改良,比如进一步改进SDR的使用、增强IMF的作用以及加强区域货币合作等。迄今为止,我国民间和官方所提出的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主张大多是克服了国家本位倾向的多边主义探索,这对中国而言是可贵的,对世界其他国家特别是主要储备货币国而言是值得重视的。
历史经验显示,一种主要国际储备货币的形成有其客观的规律,需经过漫长的过程和无数重大考验。1872年美国的GNP就已超过英国,但美元作为主要国际储备货币取代英镑却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即便是有两次世界大战重创英镑等特殊有利因素,从美国成为第一大经济体到美元成为最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也经历了70多年。中国目前的GDP尚不足美国的一半,即便不考虑未来中美两国经济增长的很多不确定性,就现阶段人民币国际使用的程度而言,挑战美元根本无从谈起,也是人民币的“不可承受之重”。考虑到目前人民币在亚洲地区的国际使用程度距离日元都有较大差距,人民币成为亚洲区域性储备货币可能需要大约十年的时间。在可预见的未来,全球货币体系很可能呈现多元化的“一超四强”的格局:美元依旧是全球性储备货币,欧元和英镑是欧洲两大储备货币,而人民币和日元则成为亚洲两大储备货币。只有在大约一代人的时间以后,人们才有可能对人民币进一步的发展潜力做出更加清晰的判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