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风险投资网首页 | 收 藏分站 | 融资服务 | 会员服务 | 投资人服务 | 加盟代理 | 投资人打假 | 联系我们
中国风险投资网 > 风投人物动态 > 吉姆-布雷耶:投资就像收藏画,不知里边是否会有毕加索

吉姆-布雷耶:投资就像收藏画,不知里边是否会有毕加索-2

2012年10月29日 01:30    来源:中国风险投资网

但实际上,这两个公司背后所处的行业环境和用户习惯已经发生了不可逆转的变化。布雷耶说,现在传统业态瓦解的速度正在加快,除非能有效利用社交网络、移动互联网等,否则仅凭技术就想保全自身是不现实的。仅仅几年前,传奇要想达到现在的传播效果,都是不可能的。

布雷耶身上富有的远见特质再次被发挥得淋漓尽致,而且正在逐渐渗透到Accel整个公司。比如,这家硅谷的老牌投资公司正在东扩,朝着纽约进发。这又是布雷耶的主意。因为他看好的社交网络、移动互联网等领域的创业者,几乎都把总部建在纽约。在过去的几年里,Accel已经在纽约投资了15家初创型公司,比如Etsy和Quidsi。他把纽约的创业环境比作中国。

是的,又回到布雷耶在中国的投资。这是他“寻找下一个Facebook”棋局的一个重要战场。在这里有必要提一下,除Accel管理合伙人外,布雷耶还有另一个身份——布雷耶资本CEO。几年前,他成立了自己的投资公司,有时候跟投Accel的投资项目,比如Facebook,他就用100万美元换取了1%的股权。但布雷耶资本的另一个使命就是投资中国、巴西和印度等新兴市场。

从2005年开始,Accel在中国已经完成了近20亿美元的投资。而这些投资都是通过在中国的IDG资本完成的。这家最早进入中国的外国风险投资,扮演着帮助布雷耶读懂中国的重要角色。

2004年,布雷耶来到深圳参加沃尔玛的董事会,第一次见到IDG资本创始合伙人熊晓鸽。两人一见如故,熊晓鸽为他在北京举办了一场招待会。因为当时两人分别为中美两国风险投资协会的负责人,所以一起讨论中美风投如何合作等问题,制定了“有准备的头脑”的投资策略,共同关注移动通讯、云计算、电子商务和其他一些在中美市场都有重要战略地位的领域。熊晓鸽透露,其实当时硅谷所有大牌的基金几乎都在寻求与IDG的合作。

2005年,IDG资本开始首次向除IDG之外的投资人募资,寻求合作伙伴。当他们把目标锁定在红杉资本和Accel这两家公司之后,选择了后者。“我认识很多风险投资家,而Jim与众不同的地方是,他强烈的好奇心和想了解中国文化的态度。他在斯坦福读书的时候还特意研究过文艺复兴,我俩对于文化、历史和教育都有浓厚的兴趣和相同的看法。像Jim说的,虽然谈生意本身比较短期,做大的事情一定要想的比较长期。所以重要的还是志趣和性格相投。”熊晓鸽对记者说。

2005年秋天,Accel便联合IDG成立了第一支3亿美元的中国基金,90%的资金来自Accel基金的有限合伙人。2007年他们再次融资5.1 亿美元,2008年融资金额达到6亿美元,2011年又融了13亿美元。布雷耶每年都要来中国两三次,和熊晓鸽、周全等合伙人一起看项目,跑了20多个城市,见了成百上千个创业者。投资项目包括凡客、小米、9158、搜房网、九安、汉庭、华灿光电等,其中不乏上市公司和行业内的明星企业。

然而,中美创业环境毕竟有差异,布雷耶在选择项目和运用投资理念时,也会遇到“本土化”的困扰。“从风险投资的角度来说,美国更强调技术,技术背景调查会更难。而中国更加复杂,因为它的文化是多元的。而且发展中国家的投资项目普遍都面临一个挑战——没有规模化的能力。”布雷耶笑言,“我真希望世界上能有更多的Sheryl去帮助企业规模化,像她这样伟大的COO简直是凤毛麟角。”他指的是Facebook的首席运营官谢丽尔·桑德伯格。

但是有一点让布雷耶感受到了美国和其他国家的无缝连接,那就是他从来没见过如此火爆的创业环境。“技术变化和不确定为创业者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会,让他们去创造新的技术和应用。这种创新在10年内只会发生一两次。我们当下就处在这样一个环境。”

在布雷耶“努力追求”Facebook期间,硅谷充斥着“Accel公司已经失去了好运气”之类的说法。这让布雷耶担心不已。

这家成立于1983年的老牌投资公司,在上世纪90年代一度风光无限,1996年的基金回率报接近20倍。但是,进入互联网时代之后, 善于并专注技术分析的Accel似乎失去了方向:面对以商业模式创新而非技术主导的硅谷创业新人类,他们根本没有做好准备,就像一个工科生突然走进了画廊。2004年,普林斯顿大学、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大学等几家LP相继撤资,对Accel不再抱希望。这几乎等于对他们宣告了死亡判决书。但是布雷耶不愿放弃,艰难地募集到一只4.4亿美元的基金,即Accel IX基金。

摆在面前的Facebook也许是让Accel翻身的机会。在见过扎克伯格之后,布雷耶想要投资的想法更加强烈了:“他告诉我们,他不仅仅是打造一款产品,还要创立一个社交平台。虽然他只有20岁,但是十分有远见,他并没有把Facebook局限在当时做大学校园生意的商业模式,而是看到Facebook将来会成为一个社交平台。”

相关阅读:


分享到: 更多
首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 末页 当前页:2 [1] [2] [3] [4] 
近期活动
  • 往届回顾

中国-深圳 中国风险投资网--风险投资的门户网站 1999 - 2012 中国风险投资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06111684号

中国风险投资网法律顾问由广东创晖律师事务所独家提供

中国互联网学会 versign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警110 网站备案 网上交易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