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急中不倒的商业模式是怎样的?-2
布法罗也有专门的研发团队,不断测试、推广新口味和菜式,以吸引新顾客。 开加盟店,是布法罗扩张的主要动力。现在布法罗535家分店中,有三分之二是“加盟店”。2007年,虽然来自加盟店的收入,仅占总收入的10%,但却提供大约四成的毛利。 自营店和加盟店的比例,一直是个有趣的问题。1996年,女CEO莎莉·史密斯接手时,这个比例是1:6,就是有1家自营店,就有6家加盟店。然而从2000年至今,这个比例一直谨慎地保持在3:7。她还计划将这个比例提高到4:6。 布法罗在年报中承认,由于加盟者只是独立承包人,而非布法罗员工,所以,尽管公司提供培训和支持,但如果他们不按标准和流程去执行,会导致酒吧提供的服务和体验下降,最终受损的将是整个品牌。 无论如何,从自营店和加盟店比例的变化轨迹,可以看出“加盟店”在布法罗快速发展中的贡献:既增加了店面数量,推广品牌;又收到加盟费,为开自营店提供资金。2007年加盟店为它带来3600多万美元收入。 布法罗向加盟商收取三块费用:初始加盟费、权益金和广告费用。各种费用想要达到的目的,各有不同。 “初始加盟费”(initial franchise fee)是一次性支付的费用,是开一家新店的门槛,所以有很强的引导意义。为此,越有经验的加盟商,开一家新店的门槛就越低;跟着布法罗的指挥棒走,门槛就更低。 比如,若是加盟商初次开店,初始加盟费为4.25万美元,开第二家则降到3.25万美元;如果在指定位置开店,则进一步降到1.25万美元。 “权益金”(royalty fee),是布法罗从加盟商那里获得的主要收入,也是长期收入,按每家加盟店销售收入的5%来收取。 “广告费用”为加盟店销售收入的3.5%。其中3%进入布法罗的广告基金,用于全国品牌推广;另0.5%则被用于加盟商所在的本地市场推广。 对那些做大做好的加盟店,布法罗也可能会回购,变成自营店。 2008年,布法罗就以2300万美元,回购9家位于拉斯维加斯的加盟店。在过去一年,这些店平均每周销售收入约为5.3万美元。 今年布法罗的成绩不错,前三季度,收入和利润分别为3亿和1600万美元,各比去年同期增长26%及17%。 它的计划是,到2012年开1000家分店。
很多餐饮业巨头,都用“加盟模式”来扩张店面,但是星巴克、麦当劳、肯德基却各有不同。 星巴克自营店数量众多,约占所有分店的57%。它有85%的收入,来自自营店;其他收入,则来自于授权、与食品生产商合营等。它通常和加盟商有合资关系。 麦当劳总部现在基本上不具体经营快餐业务,它更多是琢磨哪里是一个城市将来人流最旺的地段。 论证完毕后,就买下看中的地块,或通过长期合约租下来,建起快餐店。然后寻找合作伙伴,将快餐店租给他们经营(通常签约20年)。 麦当劳收取加盟店的费用也包括三块:一是“初始加盟费”,新店通常4.5万美元;二是“权益金”,为每月销售收入的4%;三是店铺的“租金”,粗略估算在月销售收入的7%到11%。 麦当劳的加盟店虽然只贡献1/3的收入,但是却提供了2/3的利润。自营店和加盟店数量的比例为1:3.5。 如今,麦当劳在全球100多个国家,拥有数万块黄金地段,很大程度上成了一家经营房地产的企业。 肯德基采用“不从零开始”的特许经营模式,即将一家成熟的、正在盈利的餐厅转让给加盟者,避免加盟者自行选址、开店、招募、训练及管理员工等大量繁复的工作。 最终,“加盟店”在肯德基分店中占很高的比例,达82%(不含中国市场)。在美国,肯德基甚至计划在2010年前将比例提高到90%以上。 然而在新兴市场,策略则有所不同。肯德基在中国有2500多家分店,加盟店不到10%。主体则是控制力较强的自营店(占62%)和参股的联营店(占29%),可以很好地保证服务和品牌。其在中国的分店数,是麦当劳的两倍。 它向加盟商收取三块费用:一是“初始加盟费”(200万元人民币以上,不包括购买不动产的费用),二是“权益金”(销售额的6%),三是“广告分摊费用”(销售额的5%)。
人过八十,逐渐开始需要别人来照顾。我们讲的第二个案例,则是专门做这个生意的“美睇系公司”(Amedisys Home Health Service)。它近三年年均“每股盈利增长率”达30%,而且近半年股价还有12%涨幅。 它的商业模式,有什么特别之处呢? 首先,它的客户主要是80到84岁的老人,老人付给“美睇系”的钱,不是他们自己掏腰包,而是由美国“联邦医疗保险”(Medicare)出钱。老人干了一辈子了,享受这一福利,理所当然。所以客户不是问题。 |
相关阅读: |
首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 末页 | 当前页:2 [1] [2] [3] [4]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