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只为了更好的回报-1
上市公司作为公众公司,通过资本市场实现快速发展的同时,必然要以提升公司价值、回报股东为己任。然而现实中,相比上市公司一轮又一轮的融资与再融资,普通投资者普遍感觉回报偏少。上市公司对这一现象如何看待,有何心里话想说? 丛学年:不回报,会脸红
上市公司对投资者的回报有直接回报和间接回报两种方式。直接回报表现为送转股、派现,而间接回报方式往往被大家忽略了。企业通过自身努力使基本面不断转好,推动自身股价上扬,维持市值稳定增长,这对股东而言是一种间接回报,更是一种长远的回报。洋河股份副总裁、财务总监丛学年表示,上市伊始市值只有300多亿元,现在却达1200亿元以上。对于上市之初购买洋河股票的投资者而言,即使公司没有直接分红回报,也获得了3倍以上的回报。洋河股份能取得这样好的市值增长,这与企业的努力、付出是分不开的。公司2009年11月上市,到目前快两年了。这两年的分配方案分别为10股派8元,10股转增10股派10元,推出这样的高分配方案,公司充分兼顾了投资者利益的回报。 “作为一个上市公司要想赢得投资者的尊重,就必须对投资者负起责任。”他说,履行对投资者的责任,首先是树立理念,心中要有投资者——有如佛语有云:心中有佛,佛才能在心中;其次就是审慎,用好投资者的每一分钱;再者就是规范运作、诚信经营、合规披露三个方面——只有及时履行披露义务,才能让投资者真正有知情权,使投资者做出正确的决策,这才是对投资者负责的态度。 融资与回报是两个不同层面的问题,但也有关联,不能把两者割裂开来。在做融资方案的时候,就必须考虑到融多少资,以后怎样给股东回报。如果不考虑到对投资者的责任,可能融资方案就会与实际需求出入很大,比如项目不需要这么多钱,但是为了多融资,就包装项目,结果形成大量闲置资金,不能按公开承诺去实施项目,这是对投资者不负责任的做法。 只有考虑好融资资金跟项目匹配的问题,才能解决好融资与回报的问题。如果募集来的资金大量闲置,滞留在银行里吃利息,不能投到项目上,不能带来匹配性的增长,就会跟股东的预期产生很大差距。丛学年表示,融资与回报是密切相关的,融资方案设计的时候就必须要考虑给投资者带来与之匹配的回报。 目前内地资本市场在股东回报上存在的问题。从直接回报上来看,内地上市公司分红率普遍较低,有的公司甚至很多年不分红,被称为“铁公鸡一毛不拔”;从间接回报上来看,一些企业业绩纷纷变脸,大幅下滑。上市前披露业绩如何好,一上市就业绩下滑,股价下跌,导致投资者持有的股票价值不断缩水,给投资者带来了很大损失。丛学年认为,股东回报上出现问题的原因主要是来自两方面:一是上市公司责任意识的问题,有的企业从来不分红也不觉得脸红;二是社会制度体系建设的问题。尽管近年来证监会出台的规定不断提高了上市公司申请再融资时的分红比例,但这一制度只对再融资企业有所限制,对不考虑再融资的企业便没有约束。如果在制度上进行相应的设计安排,再加大宣传力度予以强化,才能使得上市公司不分红都感到脸红,不发展都感到有压力。 中国内地的投资文化单从资本市场上看,丛学年认为,一是个人投资意识不太强,中国居民储蓄率占到GDP的50%以上,远高于其他国家;二是理性投资、价值投资的理念尚未真正形成,需要弘扬价值投资的理念。二级市场上,投资者往往不是投资而是投机。曾经有媒体报道过这样一组数据,中国是世界上股票年换手率最高的国家,年换手率达到9倍,而排在第二位的韩国也只是两倍,还有不少成熟国家年换手率不到1倍。因此,投资者心态总体而言比较浮躁。今天买进明天不涨后天就要卖掉,以投机心态交易股票。当然,这也不只是投资者自身的原因,也与其他各方面的因素有关。例如一些上市公司在融资之初就没有认真考虑过通过加快发展给投资者以间接回报,导致投资者也无法对公司前景抱有信心,种种因素迫使投资者只好炒短线。内地资本市场本身还不够成熟,如何引导健康的价值投资理念,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虽然业界对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的目标表述不一,或追求市值最大化,或主张市值符合公司发展的战略需要。但洋河股份始终坚持以稳健、可持续,或者说“最优化成长”的“科学发展”,作为市值管理的目标。通过不断改善公司基本面,不要让市值大起大落,才真正符合所有投资者及其他相关者的长远利益。丛学年介绍,洋河的市值管理主要通过两条路径实现:一是投资者关系管理;二是公司基本面管理。通过自身努力使公司基本面健康发展,从而推动股价上扬,维持市值稳定增长。 寇光武:可持续回报引导价值投资 |
相关阅读:陈欧:共享充电宝价值或超聚美,将再投1亿美元,今年投放500万台 |
首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 末页 | 当前页:1 [1] [2] [3] [4] |